官方咨询热线:
400-7171-888
2025-08-01 10:15:16
文章来源: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2006年深秋,山西运城的矿山上尘土飞扬,载重卡车驶过的土路留下深浅不一的辙痕。温州商人蒲振岳带着210万元积蓄,经老乡戚景明引荐,成为恒源矿的股东。矿洞口的探照灯照亮了他们交谈的身影,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场基于乡谊的合伙,会在十余年后卷入亲情与利益的纠纷。
2010年,相关矿产资源整合政策出台,恒源矿变更为个人独资企业。整合过程中,戚景明安排表哥担任名义法人,自己负责实际运营。为覆盖前期筹备开支,蒲振岳的股权同时被增加至11股。股东会上,戚景明承诺股东利益不受影响,会议室里烟雾缭绕,没人察觉到他言语间的微妙变化。
2011年冬,戚景明通过表哥主导了矿山股权转让,以9000万元价格转让90%股权,原股东合伙体保留10%。随着8500万元转让款陆续到账,蒲振岳在两年间累计收到600多万元分配款。他细心地将银行卡收好,每次查询余额都格外认真。但2014年春节后,分配突然停止,元宵节过后,预期的款项始终没有到账。
蒲振岳仔细核算过账目,自己至少还应分得200多万元。他带着账本找到戚景明,对方听完后表示,矿山整改和各项打点花费巨大,账上已无余额可供分配。2023年6月,蒲振岳来到戚景明家中商谈。客厅里,戚景明的岳家亲属、舅舅及几位老乡都在,这些早年跟着入股的人纷纷表示账目清楚,分配合理。蒲振岳看着眼前的场景心灰意冷,众人最终不欢而散。
随后,蒲振岳决心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,他找到了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。方道泽、王园园律师梳理案情后,迅速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诉讼中,戚景明抛出多项证据试图抗辩。他们先是拿出一份涵盖12项支出、总额高达3520万元的矿山开支清单,再请来原矿山会计,称所有款项都用在了合理之处。同时,他还提供了一份由矿山买主出具的500万元借条,意图说明尚有转让款未到账,以此解释为何无法继续分配。最后,戚景明方咬定分配款早已结清,主张蒲振岳的诉求已过诉讼时效。
面对戚景明的诸多证据,冠领律师从容不迫,逐一击破。针对那份开支清单,冠领律师很快发现其中破绽:部分费用发生在2009年之前,且已在当年的分红中扣除,且有的款项没有任何支付凭证,更存在明显重复列支的情况。冠领律师在法庭上条理清晰地逐条驳斥,让对方的证据链难以成立。
同时,在法院与矿山会计谈话时,冠领律师从谈话内容中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会计明确表示“从未见过完整账目”。冠领律师适时表示:“这恰恰印证了戚景明长期隐瞒财务状况的事实。”而针对那份500万元的借条,冠领律师指出:蒲振岳自2014年2月后就再未收到过分文分红,而戚景明出具的借条,明显是试图将股权转让款伪装成个人借款,混淆视听。
最关键的诉讼时效争议,也被冠领律师拿出的银行流水铁证彻底粉碎。冠领律师在法庭上陈述:“原告及戚景明等人保留公司10%股份,各投资人仍按原持股比例享有相应份额,彼此之间的关系至今未终止,因此原告要求戚景明支付投资事务产生的相关款项,并未超过诉讼时效。”
经过四次开庭审理,2025年7月,法院采纳冠领律师意见,作出判决:认定8500万元转让款扣除合理开支及已分配部分后,剩余259万余元应继续分配,蒲振岳按11股应得28万余元及利息。
冠领律师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和严谨的逻辑论证,成功为当事人维护了合法权益,展现了卓越的专业风采。这场纠纷也提醒着人们,无论基于何种情谊的合作,都应筑牢制度与法律的防线,让利益分配在阳光下运行,方能避免信任崩塌后的一地狼藉。(除冠领律师外,本文人物均为化名)
撰稿人:姚晓婷
审核主编:张冠彬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©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