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咨询热线:
400-7171-888
2025-08-01 14:19:55
文章来源: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凌晨三点,北京海淀区的老巷子里,邓新兰盯着手机屏幕上那条短信,神情木然“别再纠缠,那些钱本来就该算合伙亏损。”她怎么也没想到,曾经称兄道弟的周昆,如今会用这样的方式回应她五年的追债。
窗外飘着细雨,邓新兰裹紧毛毯,思绪拉回到2017年那个闷热的夏夜。周昆拎着两瓶啤酒敲开她家的门,说生意周转需要30万救急,承诺一个月后连本带利归还。看着对方信誓旦旦的样子,邓新兰没多想就转了账。可从那之后,周昆借钱的频率越来越高,今天说进货差钱,明天说员工工资发不出,陆陆续续又借走36.9万元。
每次邓新兰犹豫时,周昆就会发来长语音,语气诚恳得让人心软。直到去年冬天,当邓新兰再次拨通周昆电话时,听筒里传来的却是空号提示音。她慌了神,开始疯狂翻找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,这才发现五年间周昆只还了16.1万元。更让她崩溃的是,当她找到周昆住处时,邻居告诉她,这人已经搬走半年了。
“不能就这么算了。”在朋友的推荐下,她走进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,律所经研判接受委托,指派律师袁雨露代理本案。接待室里,听完邓新兰的哭诉,冠领律师讲道:“本案关键在于证据链的完整性。没有借条,就要从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里找突破口。”
律师拿起邓新兰带来的U盘,将里面的文件逐一打开,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时,突然停顿了一下,“这个176开头的支付宝账户,转账记录很频繁,它实际控制人是谁?”
邓新兰愣了愣:“这是周昆的账户,但一直是我在使用,手机号绑定的也是我。”冠领律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:“这可能是关键证据。周昆很可能会说部分款项是合伙经营,我们要证明每一笔都是借款。”
接下来的半个月,冠领律师穿梭在银行和通信营业厅之间,调取每一笔转账的原始凭证;对着手机屏幕逐字分析微信聊天记录,标注出所有与借款相关的关键词;甚至联系到周昆曾经的生意伙伴,试图从侧面验证双方并无合作关系。万事俱备,律师代理邓新兰提起诉讼。
开庭那天,周昆言辞凿凿:“我只借了30万,而且早已还清。其余款项属于双方共同经营,不存在借贷关系。”
对此,冠领律师缓步走到证据展示台前,身后的大屏幕上随即亮起一张张转账截图:“从2017年8月8日的首笔30万,到2019年9月15日的最后一笔100元,每一笔转账都有明确的时间、金额和备注。如果是合伙经营,为什么没有任何关于分红、亏损分担的记录?”
当对方提出176支付宝账户的还款问题时,冠领律师展示了一叠厚厚的话费充值记录:“这个账户虽用周昆身份证注册,但自2019年起,绑定手机号的充值记录全部来自邓新兰女士。如果是周昆在使用,为什么会让别人为他的手机号缴费?”法庭陷入短暂的寂静。周昆张了张嘴,却找不出反驳的话语。
经审理,法院采纳冠领律师代理意见,判决邓新兰与周昆的民间借贷关系合法有效,周昆需偿还剩余借款本金20.5万元及相应逾期利息。走出法院大门,邓新兰如释重负,她突然明白,这场胜利不仅是追回了欠款,更是让她相信,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总有一束光,会照亮被谎言遮蔽的真相。(文中人物除代理律师外均为化名)
撰稿人:凌浩
审核主编:段光平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©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