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咨询热线:
400-7171-888
2025-04-29 11:25:49
文章来源: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在上海市黄浦区,一栋老式公房静静矗立在梧桐树荫下。这栋承载着余家三代人记忆的房子,最初由老余夫妇承租,他们在这里养育了三个儿子,度过了温馨美满的时光。然而随着老两口的离世,老房的居住格局逐渐变得复杂而微妙。
1986年,余家二儿子将女儿余萱的户口迁入老房,年幼的余萱在这里度过了幸福的学生时代。2006年,余萱远赴日本工作并长期定居在那里。此后,老大和老三家的户籍也陆续迁入老房。2022年,老房迎来了征收的消息。这本是改善生活的好事,却因448万元的高额补偿款,在余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。
按照政策规定,公房的征收补偿利益原则上应分配给在房屋内连续住满1年的共同居住人,但曾领取过拆迁安置的除外。这一规定让余家三兄弟各执一词:老二坚称他们其他人要么已领取过其他安置补偿,要么未在老房内实际居住过,只有自己的女儿余萱符合“同住人”的条件;而老大、老三则认为余萱长期在日本生活,不满足居住年限的要求,所以补偿款应由三户均分。
争论无果后,为了解决这场家庭纠纷,余萱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求助。律所经过研判接受了委托,委派律师王文军、朱雪莹代理此案。
介入案件后,冠领律师立即仔细研究了案情。律师认为,本案的关键就在于证明余萱确实在老房连续住满了一年。不过时隔多年,直接证据早已模糊,因此律师决定从间接证据入手。
律师注意到:余萱在2002年高中毕业前,学籍档案上登记的住址填的一直都是案涉老房,而且通勤距离也与老房吻合。于是,律师随即前往余萱曾经就读的高中,调取了完整的学籍档案和成绩单,佐证了余萱在老房长期居住的事实。
为了进一步夯实证据链,律师还走访了多位邻居。其中一位与余萱祖母相交多年的老邻居出具书面证言,证实了余萱在出国前确实生活在老房内。一切准备就绪后,律师代理余萱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列明了完整的证据体系。
庭审中,面对对方提出的“余萱长期生活在日本”的质疑,律师指出:余萱在大学就读期间以及毕业后至出国前的这段时间内,均实际居住在案涉老房,时间早已满1年,且目前并无证据显示余萱曾取得过住房福利或拆迁安置,因此余萱理应获得案涉房屋的全部征收补偿款。
2024年9月,法院经审理采纳了律师的意见,认定拆迁款应全部归余萱享有。又因余萱自愿要求和父亲共同共有该笔拆迁款,因此法院最终判决448万元补偿款由余萱和其父亲共同共有。
撰稿人:陈雨欣
审稿人:段光平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©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