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咨询热线:
400-7171-888
2025-04-28 10:34:01
文章来源: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人情冷暖,世态万千。有人相交数十载终成陌路,也有人萍水相逢即成莫逆;有人生活窘迫宁可独自硬抗也不愿向亲友开口借钱,却也有人初识不久便甘将积蓄托付。这种微妙的人际关系,在北京丰台一位退休老人徐女士身上得到了戏剧性的体现。
2016年,徐女士在自由市场闲逛时,结识了正在贩卖丝巾的年轻商贩小刘。小刘热情周到,不仅帮她挑选适合的款式,还细心介绍了不同丝巾的搭配技巧。徐女士被小伙子的“实在”打动,买完丝巾后,还与他互留了联系方式,答应经常去光顾他的生意。一来二去,两人熟络以后,徐女士几乎对这个年轻人再无戒备之心。
所以,当小刘称自己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时,徐女士出于信任,就拿出11万元的积蓄转给了小刘。小刘不但给她打了借条,还承诺了高额的年息,答应每个月都会支付1000余元的利息。然而好景不长,在仅收到两个月利息后,小刘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欠。面对徐女士的催款,他总是信誓旦旦地承诺还款期限,却从未兑现。
转眼9年过去,徐女士年近八旬,过去的自由市场也已经物是人非。当初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小刘,如今已快到中年,而“没钱”却始终是他搪塞债务的托词。
徐女士悔不当初,因轻信他人,让自己不得不在晚年还要面临打官司的困扰。2024年底,徐女士在家人的帮助下求助北京冠领(海淀区)律师事务所,决定诉讼维权,律师肖甜受律所指派代理本案。
经过调查,冠领律师发现,徐女士有小刘出具的借条,加上银行转账记录,基本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事实。而且徐女士从发现对方开始“赖账”以后,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催收,行使债权人的权利,成功中断诉讼时效。因此,即便这笔债务已经发生快过去十年,徐女士仍然有机会通过诉讼,追回借款。
2024年12月,冠领律师收集相关证据,代理徐女士提起诉讼,凭借相关借条、转账记录形成完整证据链,主张徐女士与被告小刘存在合法的借贷关系,小刘一直拒不还款,拖延至今,严重侵害了徐女士的合法权益,请求法院判决小刘偿还11万元借款本金以及相应的利息。被告小刘虽未出庭应诉,但也在接受法官的线上询问时,亲口承认了上述借款的存在。
2025年3月,法院经审理判如所请,判决小刘限期偿还徐女士借款本金和利息共计12.3万余元。
在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,很多人以为有借条就万无一失,其实并非如此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的规定,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。这意味着债权人在发现债务人逾期还款后,一定要及时催收,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向对方打电话、发短信等,否则如若怠于行使权利,错过诉讼时效,将很难再要回借款。
本案也提醒读者,向他人出借钱款时一定要慎重,即使是熟人也要完善借款手续,发现对方违约时应立即采取法律措施。对于仅有过一面之缘的陌生人,更应该提高警惕,切勿被高额利息所诱惑,轻易出借款项将面临难以收回的困境。本案徐女士在冠领律师的专业帮助下,通过诉讼的方式,终于拿到了法院的胜诉判决,让这场持续9年的纠纷画上了句点。
撰稿人:骆春燕
审稿人:张冠彬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©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